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
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
麗禧酒店邀約
在台北這個過度開發的城市,麗禧酒店算是一個不錯的休憩地,在下一接到邀約時,立刻答應前往。雖然雲某對溫泉沒什麼興趣,但美食嘗鮮永遠義不容辭。酒店布置得很有格調,就一個觀光飯店而言,氣氛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,即便食物垂涎的芳香的確令人心醉,那從態度與格調慣中懸凝出來的氣息,在某個深處隱而不露地豐富精神方面的享受。
手工麵包,一直都是雲某的最愛,不過吃麵包時在下習慣不用手碰相機。鬆軟的口感包覆在扎實的外皮,配上新鮮的奶油,的確是無可挑替的滋味。開胃菜是一到蒸蛋,拍得有點糊,沒有放上照片。至於湯品攝影,一直都是在下的弱項,有點辜負了這道玉米湯配煙燻鴨胸與玉米餅湯,入口是那樣暖和滑順,饞涎欲滴的味覺油然而起。
緊接而來的低溫熟成鮭魚,刻意以低溫料理的方式避免破壞鮮嫩的口感與蛋白質。這倒是第一次嘗試,搭配新鮮蔬果的擺盤,巧麗的陳設顯得更加堂皇,充滿彈性的滋味,替在下那不吃生食而無法逾越的深淵,另闢了新捷徑,無論在形式或結果都得到了雲某的認可。
季節鮮魚搭配海貝高湯,層次分明的鋪陳像是一張裹住海洋的輕柔幔紗,將來自世界最深最不可探究的奧秘呈現在面前。隨之而來的芒果冰沙,淨化了味覺,也仿佛為了饕客的腸胃騰出地方稍作歇息,準備迎接主餐帶來更精采的禮讚。
打著良好環境的招牌,以新鮮天然食材所飼養的台東玉米雞,肉質絕佳,再加上干貝綿密的口感襯托下,使得在下無法在記憶中尋求到任何的情景來形容這道料理,像是攝影術語的前景後景一樣,模糊的形象更增添清晰的感受,或許在剎那間靈光乍現閃過一絲念頭,似乎在過去某一時刻曾出現過類似的印象,卻又發現那並非眼前所經驗的意涵。
結尾時的甜點,一直都是西餐最畫龍點睛的部分,芒果芳醇的風味偕同慕斯輕盈的口感,再啜飲幾口清澀的紅茶,那纏綿緋惻的尾聲,平息了慷慨激蕩的樂章。
料理傳達的不僅僅是它的美味,也包刮了精神意義,它以藝術的形象呈現,代表著美德的化身,也是上天賞賜最美的饋贈。
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
再訪Miacucina
食安風暴在全國擴散之後,雲某對食記的寫作已失去了年輕時的那份熱誠,常常一個人走在街上面對著琳琅滿目的料理,卻完全不想嘗試任何未知的風韻,彷彿從前的我已被另一個陌生人所取代,眼中的一切都淡漠了起來。
第一次接觸Miacucina義式蔬食料理是在內湖區的分店,那次點的麵感覺偏油,因此數年未曾再訪。
數年之後再度踏入新駐的信義分店,這次點的是「三起司烤番茄薄餅」以及一個看到蔬菜最多就點了的忘了名稱的沙拉。事實上,大部分的人們在吃素食,添加了太多的油(而這正是食安最大的問題來源),否則應該是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。
Miacucina一樣免不了這個問題,不過嘗試之後,覺得品質應該還算不錯。沙拉中的蔬菜名符其實地多,但比起在下平常的份量仍略顯不足,價格也的確是貴了點,不過對一般人而言已算相當豐富了。薄餅的餅皮無足輕重的薄,一片片的番茄鋪陳於濃郁的起司上,似輕飄在夕陽映射下湖面上的蓮葉,搭配著酥脆的餅皮,帶給味蕾藝術性的饋贈。
民以食為天,希望台灣這個美妙的土地上,別再不斷上演悲劇性的故事。
read more
第一次接觸Miacucina義式蔬食料理是在內湖區的分店,那次點的麵感覺偏油,因此數年未曾再訪。
數年之後再度踏入新駐的信義分店,這次點的是「三起司烤番茄薄餅」以及一個看到蔬菜最多就點了的忘了名稱的沙拉。事實上,大部分的人們在吃素食,添加了太多的油(而這正是食安最大的問題來源),否則應該是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。
Miacucina一樣免不了這個問題,不過嘗試之後,覺得品質應該還算不錯。沙拉中的蔬菜名符其實地多,但比起在下平常的份量仍略顯不足,價格也的確是貴了點,不過對一般人而言已算相當豐富了。薄餅的餅皮無足輕重的薄,一片片的番茄鋪陳於濃郁的起司上,似輕飄在夕陽映射下湖面上的蓮葉,搭配著酥脆的餅皮,帶給味蕾藝術性的饋贈。
民以食為天,希望台灣這個美妙的土地上,別再不斷上演悲劇性的故事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